国家公祭日,由国家权力机关设立,旨在纪念国家曾遭受的重大民族灾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议,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** 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。
因此,12月13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,更是一个警钟长鸣的日子,提醒我们铭记历史、珍视和平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我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**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以国家公祭的方式,祭奠在南京大** 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。南京大** 是一段悲惨的历史。
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,这是一个深刻纪念在南京大** 中逝去同胞的特殊日子。标语 ;铭记历史,勿忘国殇 ;旨在提醒我们,历史的伤痕不容忘却,那些无辜的生命和他们的苦难,应当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。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,也是对历史的正视。
;国家公祭日 ;对于南京大** 这件事,南京从1994年就早已经开始在12月13日举行哀悼仪式。12月13日作为南京大** ,开始的日子肯定没有问题。不管,在2014年之前,基本上属于南京地方的哀悼日,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公祭日的地步。
2014年2月25日,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同时提议将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,以纪念南京大** 的死难者。 2014年2月27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决议,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并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**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
2014年2月25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,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**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
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。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而设立的纪念日。每年的12月13日,国家都会举行纪念仪式,以缅怀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和无辜受害的同胞。在这一天,全国各地都会降半旗志哀,并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,警示人们铭记历史,珍爱和平。
1、国家公祭日,由国家权力机关设立,旨在纪念国家曾遭受的重大民族灾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议,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** 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。
2、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,这是一个深刻纪念在南京大** 中逝去同胞的特殊日子。标语 ;铭记历史,勿忘国殇 ;旨在提醒我们,历史的伤痕不容忘却,那些无辜的生命和他们的苦难,应当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。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,也是对历史的正视。
3、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。这一天,是为了纪念南京大** 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。南京大** 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,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、最有代表性的一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