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天干地支对照表:子时-甲子、乙丑;丑时-丙寅、丁卯;寅时-戊辰、己巳;卯时-庚午、辛未;辰时-壬申、癸酉;巳时-甲戌、乙亥;午时-丙子、丁丑;未时-戊寅、己卯;申时-庚辰、辛巳;酉时-壬午、癸未;戌时-甲申、乙酉;亥时-丙戌、丁亥。
2、丑时:对应天干 ;乙 ;,地支 ;丑 ;。丑时代表着凌晨的寂静,此时牛正在反刍,准备新一天的劳作,因此与牛相搭配。寅时:对应天干 ;丙 ;,地支 ;寅 ;。寅时是天方大白之时,老虎开始活动的时间,与虎相配。
3、时辰的天干地支算法 时辰的天干和地支的起法,其中地支是按照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;的顺序排列的。一共一天24个小时,以子时为开始,亥时为结束,共十二个时辰;每个时辰两个小时。由于古时候算命是按照时辰,而不是按小时算的。
4、酉时对应癸酉,癸为水之二,酉为地支十,象征享受与放松。戌时对应甲戌,甲为木之始,戌为地支十一,象征沉思与反思。亥时对应乙亥,乙为木之二,亥为地支十二,象征终点与成就。十二时辰与天干地支推算口诀 地支起头中午见,甲己起,乙庚领,丙辛主,丁壬发,戊癸终。
5、在十二天干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称为“十天干”,它们分别代表着东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中央等十个方向。而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被称为“十二地支”,它们则分别代表着十二个月份和十二个时辰。
6、1 亥时,晚上21时至23时,依次对应乙亥、丁亥、己亥、辛亥、癸亥。1 天干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地支包括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天干以十年为一个循环,地支以十二年为一个循环,两者结合形成六十个时辰的循环。
1、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中,一天被划分为24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一个时辰大致包含8到3刻钟,每一刻钟约等于现代的14分钟。
2、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:子时: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,对应现代时间的23时至01时。丑时:鸡鸣,又名荒鸡,对应现代时间的01时至03时。寅时: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,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,对应现代时间的03时至05时。
3、子时指的是现在的晚上11点到凌晨的0点59分。
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两小时为一时辰,相当于现代时间的24小时制度。口诀为:夜半子时、鸡鸣丑时、平旦寅时、日出卯时、食时辰时、隅中巳时、日中午时、日中未时、哺时申时、日入酉时、黄昏戌时、人定亥时。
子时:夜半子时,晚上11点到凌晨1点,万籁俱寂,养生休息。 丑时:鸡鸣丑时,凌晨1点到3点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,人们苏醒。 寅时:平旦寅时,早晨3点到5点,曙光初现,人们准备新的一天。 卯时:日出卯时,早晨5点到7点,太阳初升,人们起床活动。
口诀一:子夜对应鼠,鸡鸣属丑时。平旦是寅刻,日出卯时分。辰时食之间,巳时隅中宜。午时日正当,未时日西移。申时属哺时,酉时日入时。戌时黄昏临,亥时人定息。 口诀二:一至丑未分,二至寅申续,三至卯酉轮,四至辰戌步,五至巳亥行,六至子午度。
天干地支对照表:子时-甲子、乙丑;丑时-丙寅、丁卯;寅时-戊辰、己巳;卯时-庚午、辛未;辰时-壬申、癸酉;巳时-甲戌、乙亥;午时-丙子、丁丑;未时-戊寅、己卯;申时-庚辰、辛巳;酉时-壬午、癸未;戌时-甲申、乙酉;亥时-丙戌、丁亥。
时辰对照:子时:(23时至次日01时)。丑时:(01时至03时)。寅时:(03时至05时)。卯时:(05点到07点)。辰时:(07时至09时)。巳时:(09 点至11点)。午时:(11点至13点)。未时:(13:00到15:00)。申时:(15点至17点)。
子时(23:00-01:00)夜半,亦称子夜、中夜,标志着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。 丑时(01:00-03:00)鸡鸣,又称荒鸡,是第二个时辰,以鸡叫声作为时间标志。 寅时(03:00-05:00)平旦,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别称,是夜晚与白昼交替的时刻。
子时:23点至凌晨1点。含义: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,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丑时:凌晨1点至3点。含义:鸡鸣,又名荒鸡,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寅时:凌晨3点至5点。含义: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,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卯时:凌晨5点至7点。
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:子时: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,对应现代时间的23时至01时。丑时:鸡鸣,又名荒鸡,对应现代时间的01时至03时。寅时: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,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,对应现代时间的03时至05时。